大学校园里的训练基地,奥运冠军的“北体之家”

Posted by 百年之约网  on Apr 4, 2025   0 Comment
_0
_1
_2


编者按

十九大以来,北京体育大学对标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和体育强国战略目标,围绕北京冬奥会和东京奥运会,面向奥运备战参赛和世界体育科技前沿,全面发力,为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和奥运赛场增添活力,注入动力。

学校广大师生,胸怀“国之大者”,带头拼、加油干。在赛场上奋勇拼搏,为国争光,“升国旗”、“奏国歌”,以冠军班为代表的师生在东京奥运会和北京冬奥会上共获得21金11银7铜的好成绩;在科技助奥领域深耕不辍,在选材、运动减阻、运动装备、体能、伤病预防与医治、营养康复、动作捕捉与分析、心理调适、高新视频等多领域集智攻关,共获科研项目188项,发表核心论文132篇,出版专著22部,形成专利69件;在基地建设与运维保障攻坚克难,默默奉献,共新建国家队训练基地70000平米,运维保障100000平米。北体师生用生动实践诠释了“使命在肩、奋斗有我”的新时代精神,在体育强国征程上书写了与时代同频共振的报国华章。

为营造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的浓厚氛围,现系列呈现我校师生围绕奥运所做出的努力,以继往开来、砥砺前行,凝聚奋进新征程的磅礴力量。今天为大家带来《大学校园里的训练基地,奥运冠军的“北体之家”》。

在北京体育大学校园里,坐落着全国唯一布局在高校内的国家级综合体育训练基地——北京体育大学国家训练基地(以下简称“基地”)。它承担着全方位的服务保障任务,被运动员、教练员亲切地称为“冠军的家”。自2007年建成至今,国家田径队、蹦床队、跆拳道队、艺术体操队以及空手道队5个队伍长期在这里驻扎。北京、伦敦、里约以及东京四个奥运周期内,常驻队伍共获得9金12银8铜、29枚奖牌。奥运赛场级的环境赢得驻训运动队的广泛认可。成绩的背后,是北京体育大学国家队服务保障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全年无休、全力以赴的辛勤付出。

在东京奥运会备战周期,中心服务夏奥转训国家队20支、冬奥转训国家队21支,共计10454人次,单日最高接待规模为406人。服务保障运动员获得3金4银2铜,并在田径、艺术体操、空手道等多个项目上实现了重大突破。赛后隔离阶段,中心以“零疑似”“零感染”圆满完成2530人次的隔离训练任务。

 

 

北京体育大学国家队服务保障中心坚决贯彻落实国家体育总局奥运备战部署要求,坚持以运动员为中心,以人性化、专业化、科技化、国家化的“四化”为保障原则,从单一传统的食宿保障型向集膳食营养、体能训练、康复医疗、运动心理、数据分析、情报信息、住宿保障等为一体的国家队保障中心转型,致力于提供人性化、智能化、专业化的服务,实现综合、科学、精准保障。

强化党建引领  凝心聚力保备战

中心以国家队服务保障中心党支部为桥头堡,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创新支部工作模式,着力打造“国字号”党支部。中心与驻训国家队共建特色党支部,齐抓共管运动员思想教育。先后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党史学习教育、建党百年等主题,与驻训国家队开展“1+1”特色共建活动,通过升国旗仪式、主题党日活动、思政专题讲座等,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体育精神贯穿于驻训运动队的思想政治工作中,为国家队提高竞技水平、取得优良成绩提供了思想保障和精神动力。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组织驻训国家队和基地工作人员300余人参加升旗仪式

 

组织驻训运动队观看庆祝中国***成立100周年大会实况,开展“学讲话、悟初心、强斗志、践行动”主题党日活动

 

国家蹦床队、艺术体操队和基地工作人员前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参观学习,重温入党誓词

 

开展线上思想政治理论宣讲

 

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李慧副教授为驻训国家队进行专题讲座

 

国家队服务保障中心党支部成功入选第三批新时代高校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2020年12月,获评“2020年全国体育事业突出贡献奖(集体)”。支部书记刘立峰于2020年6月获评“北京高校优秀党务工作者”,在2021年获评“北京体育大学2020-2021年度优秀党务工作者”,李海燕、田金柱荣获“2020-2021年度优秀***员”称号。

 

支部书记刘立峰作为优秀党务工作者代表在学校庆祝中国***成立100周年暨“七一”表彰大会上发言

 

聚焦主责主业,常年无休守岗位

在东京奥运会周期,面临比赛延期、新冠疫情叠加的特殊情况,中心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全力投入工作,通过模拟东京奥运会比赛场地、加强膳食营养、开展丰富的文体活动等保障驻训。

中心协助中国田径协会成功组织8次体能测试赛、12场投掷特许赛、3场跳跃项目通讯赛;协助国家蹦床队和国家艺术体操队组织1次体能测试赛;为室外铅球投掷场地搭建移动遮阳棚,有效改善铅球运动员巩立姣的室外训练条件。

 

室外铅球投掷场地可移动遮阳棚(左)艺术体操模拟比赛高台(右)

 

巩立姣(右三)参加2020年中国田径协会北体大基地投掷项群特许赛

 

标枪运动员刘诗颖体能训练

 

工作人员保障中国田协投掷项群特许赛

 

膳食营养是运动员快速恢复体能、保持**竞技状态的基础。在基地餐厅,运动人体科学学院的曹建民教授、邱俊强教授等专家为驻训国家队运动员制定《冠军餐厅营养配餐方案》,实现膳食营养的科学保障。

 

 

中心努力丰富驻训队伍膳食,增加西点、西餐等菜品种类,新置自助餐台、消毒柜,根据国家队项目特点划分低脂区、高脂区,为国家队提供个性化、精细化的膳食营养精准保障。

按照“全过程、全覆盖、全周期、常态化、制度化、关口前移”的工作要求,中心扎实开展反***工作,确保了***问题“零出现”。通过与基地全体工作人员、驻训国家队领队、食材供应商等签订安全承诺书,细化流程规范管理。将肉类食材严格送检、加强食品包装及环境的核酸检测和食品安全检测,严防恶性事件发生,12年来未出现饮食安全问题。

针对驻训人员备战压力大、存在思想波动等情况,中心通过开展演讲、合唱、球类比赛,组织观看电影、集体生日、春节联欢等文体活动,疏解封闭备战压力。

 

庆祝建党100周年演讲比赛

 

“五四”爱国歌曲合唱比赛

 

组织软式排球比赛

 

集体生日会

 

在东京奥运会出征前,中心凌晨三点开工,为出征人员精心准备可口饭菜和途中餐食。

 

 

东京奥运会结束后,中心再次勇挑重任,承担跆拳道、三人篮球、蹦床、田径、沙滩排球、空手道、艺术体操等7个项目共计134人的隔离训练服务保障任务。隔离期间共为驻训国家队采集口咽拭子和鼻咽拭子样本2495例,采集口罩、隔离房间居住环境及训练馆环境样本5379个点位,为服务保障人员采集核酸样本407例、“三区两通道”环境样本155个点位,在隔离区域共开展消毒作业2500余次,清运医疗重点垃圾16余吨。以“零疑似”“零感染”圆满完成7个项目、134人、共计36天的隔离防疫和隔离式训练服务保障任务。

 

 

隔离期间,中心精心配送一日三餐、有序组织隔离式训练。在学校校医院、后勤管理处、保卫处以及党校办、人事处、财务处、信息网络中心、资产处、产业集团等部门的通力配合下,严格做好人员及环境核酸检测、污水检测、隔离设施围搭及进入人员管理等多方面工作。

 

中心提前采购并储备运行保障物资和各类防疫物资

 

宋慧芳院长、黄涛副院长带领校医院医务工作组一行8人分三个批次进驻隔离公寓负责核酸检测,隔离人员的健康监测、医学观察以及心理疏导

 

后勤管理处承担东田径场的隔离封闭、场地维护、训练器材配送等工作

 

校保卫部对封闭区进出人员及物资进行有效管理

 

583天的全封闭管理、36天的封闭隔离防疫和隔离式训练,中心获得多方肯定及感谢。

 

 

强化科技助力,智慧赋能补短板

为贯彻落实国家体育总局提出的“强化科技助力,恶补体能短板”要求,学校在基地建成集测试评估、体能训练、恢复再生、再测试、再训练等功能为一体的数字化运动体能训练馆和康复恢复大厅,集测试评估、体能训练、恢复再生、再测试、再训练等功能为一体,实现国家队运动员各项体能训练和康复恢复训练与测试指标的数据化,有助于教练员制定更有针对性和个性化的训练计划。

 

训练馆力量房接待各类体能训练人员达30000余人次/年,平均每天近百人,高峰时单场训练人次达到200人

 

基地设有康复理疗大厅、理疗室和康复训练区

 

中心高度重视运动员的康复医疗情况。2017至2021年,中心与我校运动医学与康复学院通力合作,为30余支高水平运动队,共计3万余人次的运动员提供了高质量的损伤评估、治疗以及康复训练等服务保障工作。

 

运动医学与康复学院2016级本科生沈少川为田径运动员王宇治疗

 

运动医学与康复学院宋琳高级实验师和2015级本科生安楠帮助艺术体操运动员刘佳慧治疗

 

新的奥运周期,新的工作起点。国家队服务保障中心将进一步巩固“防疫情、保备战”工作成果,为新周期驻训国家队提供优质服务保障。面向未来,中心将发扬“使命在肩、奋斗有我”的时代精神,着力打造国际一流的国家体育训练基地和面向国际的训练中心,为竞技体育发展和体育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0 Comments

  1. avatar
    Damion HammesFebruary 16, 2025 17:10

    独特的背景观点,非常的引人入胜。

  2. avatar
    Maxime MarquardtFebruary 18, 2025 07:34

    精彩的创新性论证,发人深省啊。

  3. avatar
    Philip KeelingFebruary 21, 2025 05:05

    详细的背景内容,非常的实用。

  4. avatar
    Delilah ChristiansenMarch 4, 2025 02:15

    深刻的情感表达逻辑,非常的引人入胜。

  5. avatar
    Marcellus LeuschkeMarch 8, 2025 00:41

    复杂的主题和立场逻辑,需要多读几遍!

  6. avatar
    Elisa CollierMarch 22, 2025 00:47

    有趣的创新性结论,需要多读几遍。

Leave Comment